为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展示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,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,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特推出“强国复兴有我”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——叠青堆绿,“拼”出生物多样美丽苏州线上活动,助力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,凝聚多元力量,构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。一起来参与吧! 活动时间:5月22日—5月26日 指导单位: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办单位: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活动说明: 1.用户可以选择上下左右其中一个方向去滑动,每滑动一次,所有的生物卡片都会往滑动的方向靠拢,相同的卡片会相加合成更高层级的生物卡片,完成后空白处会随机刷新出一个生物卡片,当界面全部被生物卡片填满不可滑动时,游戏结束。 2.用户需要通过不断滑动,合成更高层级的生物卡片,在规定步数内合并完成成年版本的生物卡片,即可抽取“守护奖励金”。 3.活动设置“返回上一步”“增加一步”“任意交换两张卡片位置”道具,用户可以通过答题来获取相应道具。 4.活动期间,每个微信ID每天有5次挑战机会。默认挑战机会不跨天累计。 *本次活动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
#被称作植物中的“活化石” #IUCN易危物种 #被称作“爱情鸟” #被称作“微笑天使” #IUCN极危物种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#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、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 #被称作只能听不能吃的“小卤蛋” #IUCN濒危物种 #太湖湖滨湿地的明星鸟种 #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#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、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 #被称作“水中大熊猫” #名副其实的“活化石” #被称作“鸟中大熊猫” #IUCN极危物种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#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、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 #被誉为“活化石”和“中国国宝” #IUCN易危物种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小科普: 最早出现于约3亿年前的泥盆纪,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维管束植物。《中国的珍稀植物》名录中,松叶蕨是蕨类植物中排名第一位的珍稀濒危植物。受益于太湖生态岛的生态保护力度加大,太湖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人为破坏少,干扰小,为松叶蕨这种古代孑遗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。 凤头鸊鷉是体形最大的一种鸊鷉(体长约50厘米),外形优雅。前额和头顶部黑褐色,枕部两侧的羽毛往后延伸,分别形成束羽冠。每年,凤头鸊鷉会飞到苏州阳澄湖,上演一场难得一见的“水上圆舞曲”,良好的生态环境滋养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。小凤头䴙䴘跟在妈妈身后,爸爸则负责捉来小鱼喂食。它们时而悠闲游弋,时而嬉戏玩耍,画面温馨有爱。 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种。因为性情温和,嘴部弧线天然上扬呈微笑状,被称为长江的“微笑精灵”;它不仅是长江中现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,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。长江禁渔以来,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显著成效,长江江豚出现频率显著增加,“江豚逐浪”,见证长江苏州段生态环境持续好转。 今年2月,鹪鹩首次现身苏州。体长9-10厘米,棕褐色而具黑色条纹,身体短胖,叫声清脆响亮。夏天生活在中、高山的潮湿密林和灌木丛中、冬天时迁至低山区和平原地带以及多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阴暗潮湿的密林中做巢。喜欢吃毒蛾、螟蛾、天牛、小蠹、象甲、蝽象等农林害虫,是农民的好帮手。 小天鹅与大天鹅相比,体形相对较小,颈部和嘴部相对较短,外形上的白色羽毛和黑色的脚蹼都非常相似。嘴部的黄色分布是最容易区分它们的方法,大天鹅嘴部的黄色会延伸到鼻孔以下,小天鹅的嘴部黄色则仅限于嘴基的两侧。它们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,对水质环境的要求非常高。近几年,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小天鹅频频光顾苏州,构成了一幅美美与共的生态景观。 桃花水母诞生于大约6亿年前,是最原始的无脊椎动物之一,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地球上的稀有物种。它的一生会经历两种状态,一种是肉眼几乎没法看到的水螅体,它们可以依附在石头、绿植上,进入到淡水环境中。如果水质差,它们就会一直休眠,等到环境水质转好后,才会发育成熟变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“水母体”。它们的出现,是苏州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有力佐证。 根据2020年全国青头潜鸭越冬期同步调查结果,青头潜鸭数量仅存1500只左右。它对栖息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,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“指标生物”。苏州虽然不是青头潜鸭的主要越冬地,但苏州众多生态良好的湿地也成了部分青头潜鸭的越冬家园。 大熊猫属于熊科、大熊猫属的哺乳动物,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,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,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、陕西和甘肃的山区。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象征,同时大熊猫以它独特可爱的外表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回归自然的享受,保护好大熊猫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的需要,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。